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

複斜高腳凳Ⅵ~天長地久有時盡,半載終得一張椅 Compound Angle Bar Stool -6/6

  歷時半年,從毛料到成品,完全在家製做,若沒有添購約2萬的工具,恐怕一年也無法做完。品相自己可接受、離藝品卻有段距離,投入如此時間、成本所為何來?只能說,用「理性」是無法解釋的!

  接續前篇,用南京鉋刨修橫橕。
  用「南方」翹鉋修椅腿。
  這「南方」應該是店號吧;這翹鉋是當年在木作堂修習時,高曼先生贈予的。木訥的個性,當時客套皆無,只道了聲謝謝!因此,對此鉋之來歷一無所知,也顯露我不諳人情世故的弱點。不過這平實的翹鉋,在這張椅凳後期的製作過程,充份展現他存在的價值。
  白膠+鐵槌、木楔+通榫,這樣椅腳組裝夠緊,不需再用夾具輔助,便利不少。
  修椅腳通榫,翹鉋又出場。
  椅腳搞定,放樣於座板上決定鑽孔中心後,製作複斜鑽孔治具。
  複斜鑽孔特寫。
  用router table粗銑座板弧面。
  翹刨再上場,刨修座板弧面。
  手提電鑽,順著椅面榫孔複斜,鑽椅腳榫孔。
  用前一篇製程的大圓棒,製作大木釘。
鑿刀修出胡桃木木楔。

  敲入木釘,打入木楔。深色的木楔除了迫緊,更要它花龍點晴的幾何、配色視覺效果。

  鋸掉多餘的榫頭,不用再說你也知道用什麼工具來刨修了。
  砂光,先服役,稍後已擦上桐油。
  半年做一椅,實在話,用買的比較快啦!製作的過程流汗不少、見血也有,每個當下都有個心聲問自己在幹嘛?何苦來哉?其實,不用認真思考去回答。應該跟爬山一 樣吧!當登頂雪山、舉目四望,沒人還會在此時仍淊入途經哭坡咬緊牙關、堅苦卓絕的氛圍中。所以下山後,休息一陣子,等爬山的欲望又被挑起,登山者又會開始 計畫下一個行程。木作對我來說,也是一樣的道理啊!
  回想起來,第一工序「手工剖毛料」,可說是製作這張複斜木板凳的「哭坡」。帶鋸機幾分鐘就可搞 定的事,用手鋸了5、6個小時還歪七扭八的,拖累後續手刨基準面。結果使人微笑,歷程卻不怎麼美好、優閑。若有人可以力行從備料到塗裝皆「不插電」的細木 作,我一定會非常欽佩他的修維與羨慕他的生活背景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