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

被低估的風險~親子登志佳陽大山


20169月,大毛加入了社區親子棒球隊,我也多了一個身分——爸爸教練。每周日下午固定和他一起到中央大學團練,週末的四分之一被長期預約,登高山行程也就變得不容易安排。原本雙十3天連假排了志佳陽大山,還買了面國旗想到山頂慶祝國慶。一周前也預報了個好天氣,可惜隨著日子一天天逼進
,天氣系統因滯留臺灣西南方的颱風轉而不穩定,車都開到流籠頭了,第一次的志佳陽大山行還是因間歇不斷的雨勢宣告撤退。

做行程計畫前,經google調查得知,志佳陽大山單攻行程普遍利用一日時間上、下1500多公尺,對不常行走山林的成人略顯吃力。所以為了符合大、小毛小三、小二年紀的能力,將基地營定在3.1K,並安排三天的行程,在3.1K度過2個晚上。雖然同樣是一日單攻1500上下,但吊橋←→3.1K走回這段路程分在第一、三天走,體力多少可以調節保留。11/18()小孩學校親職教育日補假,連同六、日正好有三天時間,於是又遞交了入園、入山申請,如意算盤是星期日清晨下山,還可以趕赴正午開始的棒球團練。除了一家四口,還邀請孩子的姑姑隨行,增加安全係數。

做行程計畫前,經google調查得知,志佳陽大山單攻行程普遍利用一日時間上、下1500多公尺,對不常行走山林的成人略顯吃力。所以為了符合大、小毛小三、小二年紀的能力,將基地營定在3.1K,並安排三天的行程,在3.1K度過2個晚上。雖然同樣是一日單攻1500上下,但吊橋←→3.1K走回這段路程分在第一、三天走,體力多少可以調節保留。11/18()小孩學校親職教育日補假,連同六、日正好有三天時間,於是又遞交了入園、入山申請,如意算盤是星期日清晨下山,還可以趕赴正午開始的棒球團練。除了一家四口,還邀請孩子的姑姑隨行,增加安全係數。
Day 1,陰小雨2016.11.198
申請入園時,填選行程,我就有個疑問:登山口是0K還是3.1K?線上系統並沒有3.1K營地這個起迄選項啊!難道吊橋0K←→3.1K不需入園證?

步道下切溪谷的地形,雖有巨大倒木形成的天然獨木橋,但沒有信心走!先前Google到的幾份行程記錄,未看到有圖文記載此倒木。

穿過果園

越過鐵橋

走過農路

行經棧道


攀上落差


卻不見4號橋,看這光景應是被山洪沖得不見踪跡,只好涉水而過囉!行前同樣未於他人行程記錄得到此訊息。

從平等國小行腳於此約3個小時,下午4時初到達3.1K營地,下起雨來,搭營造飯。今晚只有我們一頂帳篷和1隻神出鬼沒的黃鼠狼。

Day 2,晴多雲,2016.11.19



計畫4點起登,實際磨磨蹭蹭5:30才出發,到三角點14:10,回到營地20:20

3.1K←→7.8K,共約15小時,風險隱藏其中,好在沒下雨,好在大人、小孩體力OK,好在山徑乾燥,摸黑最後一段2小時,小孩的耐性已達臨界,一路哭著下來,也好在最後0.1K來自高雄熱心山友等候接應,遠遠看到下方有燈光,暗路不再永無止境,讓人產生希望與安定感。大、小毛回到營地,哭鬧焦躁的情緒自然平復,用溼紙巾擦擦臉,晚飯還沒吃,不一會兒就進入夢鄉。大人們也到溪邊梳洗一番,仰望星空,肩頭的重擔算是放下了。

Day3,晴多雲午後雨,2016.11.20

凌晨3點,聽到中原山社出發攻項的聲音,我爬不起來,6點拔營、12點回到家的計畫告吹。

捨棄趕回桃園練棒球的計畫,得到半天慢活。小孩似乎遺忘昨日的勞苦,在溪邊快活的玩著。

大人則是大腿酸痛僵硬,不知如何走路,尤其是下坡時,倒著走才不會牽動需要休息的肌群。約11點離開3.1K,回去的路上大、小毛腳步輕盈,到了吊橋就自顧的往前走,把大人拋到腦後,獨立自主和昨日判若兩人。

兩人在環山部落的巷弄小小的迷路,在居民的指引下順利走回平等國小(14:30)。平等國小不同於一般平地國小,星期六、日還是有上課的,可能是因應部落的生活型態需要吧。吃完在營地做好的三明治,跟平等國小借用廁所,約15點踏上歸途,開始下雨,回到平鎮已經晚上8點半了。

志佳陽大山對國小二、三年級的小朋友,是硬了點。大毛、姑姑、我三人登頂,小毛、媽媽走到瓢簞營地叉路前下撤。此行能順利平安歸來,還是要感謝老天在攻頂的當天給了個好天氣,完全乾躁的山徑,使下山的速度不致更慢、制動的難度不會更高、體力的耗損不會更多、體溫的保持不是問題。只要下雨,哪怕只是午後陣雨,故事的結局就有可能不同,登山活動抱持誡慎恐懼心態,保守為宜!中低年級小孩的步伐小,行程預估計畫至少應該是普通行程記錄的2倍,執行起來比較從容。老爸為讓你們身處危機之中感到抱歉,也為你們的表現感到驕傲。感謝孩子的媽媽放棄登頂,先陪小毛下山;也感謝孩子的姑姑,在登山過程中給予大、小毛的協助。
明年抽看看排雲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