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

我的帶鋸機購置之路-體質改善篇My Route of Getting a Bnadsaw - Essential Modifications

帶鋸機運回家,請老婆幫忙合力將機身抬到3F小房間,隔了幾天,幫底座加上輪子與底板,方便移動與儲物。



將機身、底座、枱面組裝後,開始調緊帶鋸張力,這時才注意到調整帶鋸張力的滑塊組(零件32 Sliding Bracket)與機架(Frame)滑槽間的「配合」有問題。

機架上左右滑槽深度不同,與滑塊配合的間隙約有3mm
所以在增加帶鋸張力後,整個滑塊除了預期的垂直向上移動,還會產生非預期的橫向位移與旋轉,調整張力的螺桿(零件33)也就跟著傾斜,無法與滑動軌道平行。

對此機況,我感到憂慮!這會不會造成日後機台的不穩定因子?難道我買的這台是QC不良品,所以才沒出貨外銷?這3mm的間隙有任何的學問(know how)是我不知道的,還是單純的加工精度不良呢?

趕緊將我的疑慮反應給製造商。小姐的態度很好,但回饋這是正常的,這挑戰我對機械設計與加工的認知!歐美買主怎麼可能接受這種品質而下單呢!?滑塊與滑槽的配合精度做成下面這樣(網路它牌圖片),不是讓人較有信心嗎?

再與原廠糾結下去也無法消除我的疑惑,此時需要第三方的意見。所以,我用生澀的英文向國外的木工論壇求教,看看是否有人擁有此型帶鋸機並願意提供滑塊的照片供比對。有兩位外國網友回覆了我:一位表示他曾擁有此型帶鋸機,調整上給了他許多困擾,所以最後放棄了它;一位認為3mm的間隙的確大了些,但在調緊張力後,滑塊會因彈簧彈力而被頂在固定位置,應該是可以正常工作的。
兩位熱心的外國朋友都沒有相關照片可提供,我的疑惑沒因此解開,該怎麼辦呢?底座已自行加裝底板與輪子,頭已經洗下去了,退機並不划算,乾脆自己改造修正這個問題吧!
分解上輪相關部件,量取滑塊與滑槽的確實間隙公差。

組回上輪部件,分別找兩片1mm2mm的鐵板,鋸切銼出兩片狹長形墊片,上些黃油,一左一右插入滑槽間隙。隨著旋緊張力螺桿,滑塊帶者上輪垂直向上移動,繃緊鋸條,沒有冗餘的左右橫移,穩定可靠多了。

 改造還沒結束,在調整培林導輪與鋸條間隙時,發現當培林軸心與帶鋸面平行時,整個上培林組偏向左方,使得右培林沒有裕量可以調整,永遠擠壓到鋸條。

鉗工上場,修整導輪座並加上墊片,將導輪座往右移1.5mm,解決這個問題。
調整好枱面與鋸條的垂直關係,在沒有依板的狀況下,試剖2” 1”的橡木(oak),比手鋸好太多了。
我買到的這台,品質真的不精緻,若具備基本的機構知識,也願意花時間動手調校修改,它仍然是一台可以工作的帶鋸機。再仔細檢視,可以知道廠商在出貨前有補漆與磨掉一些干涉的螺絲尾,顯見這台不是設計組裝成熟且品項良好的新品,賣國外牌價,以我個人觀點,是貴了些。

    回頭看來,我一開始爭取全部配件含運600美元,並不理譜,但仍被小姐溫和堅定以已給我特價拒絕了。談錢不傷感情,這只不過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單位罷了,可能是我的談價技巧有待提昇,亦或是在台灣,DIY木工機具就是賣方市場。我的經驗,分享給有緣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